房地产行业
商贸贸易
建筑建材
现代服务
生物医药
金融行业
文化产业
电子商务
制造行业
互联网行业
某企业老板经高手筹划,找到一个少缴企业所得税的招,具体是这样的:
给公司的员工发一个离职补偿,这个在国家的文件免税条件中,在上年当地三倍以下是免个税的,于是就想,个税不缴,还能税前扣除,筹划一下。但是有一个条件,老板感觉达不到,比如2018年12月估计了20个人,每个人15万元的补偿,在2019年1月进行个税申报,但是先打个欠条,欠着员工的,就是到了次年5月31日都也不会付的。其实也没有打算付。这种情形下,是不是就不能扣除了呢?财务人员说,只有工资薪金才要求实际发放,补偿金应不属于税上的工资薪金,虽属于会计上的职工薪酬,但是不受实际发放政策的限制。
那么,这名财务人员的理解是否正确呢?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不只是工资薪金要求实际发生,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都需要满足实际发生这个条件,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以,该财务人员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合理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也是一厢情愿的。
此外,每个人15万元的离职补偿金也不一定完全免个税。虽然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而且这15万元也没有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但是税务机关真的能认可这15万元是合理的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也就是说,对于员工离职,如何补偿,法律是有规定的,企业不能由着性子,想补偿多少就补偿多少,超出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税务机关很可能会认定其不合理,不符合离职补偿金的规定,要求补交个人所得税。
因此,企业在进行合理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税务机关的感受,也要学习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一厢情愿、掩耳盗铃。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税务部门也有高手,在形成合理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时,如果条件许可,一定要咨询税务机关的朋友,尤其是稽查高手的意见,只有这样,方能在合理合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助力企业高效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帮您筹划:股息变利息 税负低于0
甲、乙公司由于经营模式不同,投资者负担的企业纳税压力显著不同: 一、分红模式 2016年6月,张某与另外两个朋友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公司甲,生产经营一年后赢利1000万元,三个股东商议每人分红100万元。 对于每人的红利100万元,涉及的税收分析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 阅读更多
2021-11-11 15:58
资产收购涉及的增值税、所得税、土增税、契税该如何筹划?
一、基本案情 WE集团是一家从事医药生产的企业集团,2016年8月,主管税务机关收到房产、土地部门传递的有关该企业集团的房产、土地使用权过户涉税事项联系单。税务机关经过核对发现,该集团的房产、土地使用权的过户主要是由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引起,具体情况如下: WE集团中,WE化学与WE生物分别 阅读更多
2021-11-11 11:51
利用“离职补偿金”筹划的风险
某企业老板经高手筹划,找到一个少缴企业所得税的招,具体是这样的: 给公司的员工发一个离职补偿,这个在国家的文件免税条件中,在上年当地三倍以下是免个税的,于是就想,个税不缴,还能税前扣除,筹划一下。但是有一个条件,老板感觉达不到,比如2018年12月估计了20个人,每个人15万元的补偿,在2019年1 阅读更多
2021-11-03 10:5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常见问题解答
业既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又符合软件企业的优惠政策,是否可以叠加享受?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7号)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居民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又符合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定期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 阅读更多
2021-08-27 11:24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138个细节问题
一、收入部分 1、企业已作为不征税的收入,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条件,有无将非不征税收入混入不征税收入。 2、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 阅读更多
2021-08-25 09:25
债券发行企业利息支出如何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实际利率VS票面利率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了可转债的投资方和发行方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可转债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兼具债性和股性,具有转股的期权。因此,对于可转债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一直是一 阅读更多
2021-08-20 13:48
企业取得政府财政资金需根据性质判断收入确认原则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征管口径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以下简称“17号公告”),其第六条明确了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收入,适用不同的确认原则。整体来说,企业取得与经营直接相关的财政资金收入,应按权责发生制确认;取得与经营不直接相关的收入,应按收付实现制确 阅读更多
2021-08-20 11:57
可转债企业所得税征管口径在债的层面做到了防止混合错配
我们在《可转债企业所得税扣除问题本质上和股权激励是一模一样的》探究了可转债背后嵌入期权属性的税务影响后,最后回过头来看一下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针对可转债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征管口径。从17号公告规定来看,我们目前对于可转债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是仅仅聚焦了其债性部分的利息。 可转债的投资无非两种 阅读更多
2021-08-20 11:48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有关要求,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就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公告如下: 一、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 阅读更多
2021-08-11 09:27
境外投资者取得境内股息、分红的税收处理
境外投资者一般分为境外个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非居民企业,根据现行增值税规定,对于投资者对资产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取得的股息不缴纳增值税(固定分红除外)。这里主要讨论各类境外投资人取得境内分配股息分红的所得税问题: 一、个人投资者 对于境外个人投资境 阅读更多
2021-08-10 09:46
崇明区税收优惠政策
崇明区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
增值税
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
税收优惠政策
提交成功
税务客服会在1-2小时内联系您,
请您保持电话畅通!
×
招商引资,入驻园区,享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贵公司是什么行业呢?
方便的话,建议您留下联系方式,电话沟通对接更顺畅呢~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